
做麵包的時候,總覺得麵粉的筋度不夠,需要揉得非常辛苦才能夠打出薄膜嗎?跪婦麻麻教你自製「麵包專用高筋麵粉bread flour」的配方,還有利用高筋麵粉來自製千層蔥油餅的詳細圖文解說。作法都非常簡單,喜歡吃鬆軟麵包和QQ蔥油餅的人兒們,一定要試試看唷!This is a bilingual recipe with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versions.
自製高筋麵粉(麵包麵粉Bread Flour)
材料:
中筋麵粉 1杯
小麥蛋白粉 1小匙
全麥麵粉 1小匙 (可省略)
*小麥蛋白粉俗稱為「麵筋粉」,在美國的大型超市和網路商店都有販售,臺灣的大型烘焙材料行也可以找到唷!
作法:
取一大碗,將所有原料充分攪拌。
取一篩網,把材料過篩三至五次,直到混合均勻為止。
註:建議使用天然無漂白的中筋麵粉(Unbleached All-Purpose Flour)來當成主原料,如果能夠買到有機的麵粉為佳。
-----
English Version:
<Homemade Bread Flour>
Ingredients:
1 cup all-purpose flour
1 teaspoon vital wheat gluten
1 teaspoon whole wheat flour (optional)
Instructions:
In a large bowl, mix everything.
Sift the mixture for 3 to 5 times or until they are well mixed.
Store mixture in a sealed bag.
Notes:
I do not have a sifter so I used a strainer to sift the flour.
To sift your homemade bread flour, filling a strainer with mixture and tapping against the palm of your hand.
Let the mixture drop into a large bowl.
------
< 千層蔥油餅 · 少油版 >
原料:
中筋(或高筋麵粉) all purpose flour or bread flour 5杯
酵母粉 instant dry yeast 1大匙
糖 sugar 2大匙
溫開水 warm water 1又 3/4杯 至 2杯
青蔥 green top onion 3株
白芝麻 sesame seeds 半杯(可省略)
小叮嚀:
*因為各牌麵粉的吸水度不同,若是您首度試做新的配方,加水時請別一次全部放入麵粉中,以免攪成麵糊稀泥。
*俗話說覆水難收,扔進麵粉裡的水,實在是無法分離了。不過只要您在麵糊稀泥裡面多放兩湯匙乾麵粉,就又能夠繼續揉麵團了。
*當然,補充乾麵粉時,也是以少量為原則,不然麵團太乾了又得加水,然後水不小心又放多了只好再添些麵粉…。
如此無限循環下去 ∞...
恭喜您,可以準備申請金氏世界紀錄的史上最大麵團啦!
作法:
青蔥洗淨,如果底部有根,就用廚房剪刀除去根部,每株蔥再剪成三長段即可。
(因為我用機器來攪拌麵團,不必事先用剪刀剪成蔥花。接下來使用機器揉麵團時,蔥段會自動被攪碎,直接變成蔥花。省事吧!)
跪婦麻麻今天使用的是從自家院子新鮮摘採的蔥。
挑幾根嫩葉來當這回的主角。
因為我沒有連根拔起青蔥,所以只要把蔥綠部分清洗乾淨丶瀝乾水份之後,直接用手扳成兩半。
將兩杯涼開水放進微波專用碗中,微波個二十秒,至微溫的狀態即可。
(水太熱的話,會燙死酵母菌,使麵團發不起來,這樣子做出來的堅硬成品,可以直接拿來當磚塊使用。)
接著把蔥段扔進麵粉、糖、酵母粉、溫水裡去攪拌。
攪拌器開一檔,先攪勻材料。
接著再開二檔,繼續攪個五分鐘左右。
(確切時間會根據機器的廠牌型號而有所不同,請自行觀察。)
當它變成一坨跟耳垂差不多柔軟的麵團,而且水分完全融入麵粉之中,就可以關機了。
因為我們不是在參加麵團選美比賽,所以只要麵團有攪拌成一團、材料有混合均勻、沒有沾粘很多麵團在攪拌盆上,就表示已經攪好了。
製作這種懶人版的蔥油大餅,真的真的不必硬要攪到麵團光滑無比的程度,讓攪拌器休息休息吧~
看見麵團揉好之後,就可以取下攪拌棒。
接下來,在攪拌盆上方蓋一個東西。
(跪婦麻麻一般蓋擀麵墊或者鍋蓋。透明鍋蓋還能觀察到麵團發酵的程度,很好用)。
這個步驟是為了保持濕度,防止麵團乾燥。
接著就是等候酵母菌吃飽喝足,讓麵團長成一個小胖子啦!
如果天氣溫暖的話,就不用移動攪拌盆;若是天氣寒冷,則要把攪拌盆移到溫暖的地方發酵。
根據氣候與室溫的不同,一般等待個一兩小時左右,當麵團差不多發酵到兩倍大時,就可以拿出來整形嘍!
------
麵包機版本:
如果您使用麵包機來製作蔥油餅,只需要高抬貴手輕輕一按,將麵包機調整至「dough 麵團功能」。
接著,就讓機器在廚房做苦工,娘娘們請移駕去坐沙發翹腳休息啦!
血汗苦力的麵包機,會乖乖地幫您揉麵團,並且發酵好麵團。
-----------------------我是分隔線-------------------------
一張有內涵的蔥油大餅,層次肯定是可以非常多滴,所以才能夠稱為「千層蔥油餅」。
把面團擀得非常薄,擀成一個近似於長方形的麵片。
再把薄麵片刷上薄薄的植物油之後,由比較長的一邊卷起來。
將麵片卷成圓柱以後,盤起來,使面團看起來像個蝸牛殼一樣。
用手掌把蝸牛殼壓扁,方便等一下擀開來。
喜歡吃芝麻的,在蝸牛殼上下方都撒上白芝麻。
再將蝸牛殼擀平,順便把芝麻壓入蝸牛殼,等一下比較不會一直掉芝麻渣。
讓「牠」的厚度約介於0.5至1公分左右。
(蝸牛嘛,國文老師說要用這個「牠」字才正確。)
老話一句,雖然我們努力地在給麵團整形,但是我們並不是來廚房參加選美比賽的,所以要把它擀成多方、多圓、多厚、多薄,都隨心所欲。
喜歡吃有嚼勁的,就擀薄一點;喜歡吃口感鬆軟的,就擀厚一點。
使用高筋麵粉來製作蔥油餅,擀麵團的時候會回縮,沒有關係,它口感會比中筋麵粉做的蔥油餅要Q。
跪婦麻麻的食譜用了五杯麵粉,可以做出三張比臉還要大的大餅。(想起了自己的大餅臉。)
擀完三張之後,可以發現,最先擀好的第一張大餅,已經比剛擀好時又稍微變厚了,這就叫做「二次發酵」。
如果你有鑄鐵平底鍋或者鐵鍋、不鏽鋼鍋,用它來煎蔥油餅超讚的呀!
先將平底鍋燒熱~(若是使用不沾鍋,不建議空燒唷)
倒個兩大匙油至平底鍋。
跟跪婦麻麻一樣怕胖的,就少倒一點油。
不用蓋鍋蓋。
煎個兩分鐘左右,然後輕輕搖晃一下平底鍋。
如果大餅還黏在平底鍋,表示時機未到,施主請耐心等待。
如果大餅會晃動,就用鏟子掀起角落一點點,偷偷看它下面一眼(別害羞啊 !)。
若是發現大餅的底部還很蒼白,那就繼續把它留在油鍋裡煎熬。
假如底部已經變成金黃色,就趕緊翻面,再給它繼續好好的煎一煎。
(這時候要唱「別人的痛苦就是我的快樂,哈哈哈哈~」)。
附註:
如果動作夠熟練,煎餅的時候,還可以在另一個爐子煮個蔬菜蛋花湯,快速完成營養均衡的一餐。
等兩面都各自煎個兩、三分鐘,大餅上上下下都呈現金黃色之後,就可以放到砧板上。
喜歡吃鹹味的,均勻撒一點薄鹽在大餅的兩面。
給小寶寶吃的,請不要撒鹽。
切成四塊或者大卸八塊,就可以享用嘍~:)
*給小童吃的話,跪婦會拿沒有鹽分的大餅,並且去除酥脆的餅皮,只留軟嫩的餅心。然後,掰成小塊,讓一歲左右的小朋友自己慢慢抓來吃。
常常這樣練習,有助於小孩的細動作發展,對腦部發育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