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真的不坐月子嗎?外國媽咪生完寶寶之後都吃什麼呢?跪婦麻麻最近整理了自己在美國生完寶寶之後,醫院提供的飲食,包含菜單與三餐加點心的照片,歡迎媽咪們參考。
(圖片來源:http://uk.businessinsider.com/kate-middleton-second-royal-baby-2015-4)
最近英國凱特王妃生完寶寶出院。她腳蹬高跟鞋,頭髮整理得很柔順,神采奕奕的出現在全世界面前。
突然間,「到底要不要坐月子」,變成了一個很夯的話題。
跪婦麻麻覺得,坐不坐月子是一種文化和個人選擇,沒有所謂的對與錯。
讓產婦覺得舒服,並且獲得足夠的休息和均衡飲食,才是最重要的。
----
跪婦麻麻生產的醫院設備不錯,產房有夠大,而且還是單人產房,不必跟別的產婦擠一間。
如果是自然產的話,許多美國的醫院是待產、生產、復原都在同一間產房裡面,讓產婦不必挺著大肚子跑來跑去換房間,這一點我覺得很貼心。
正式進入產房之前,還有一個小小會客室,裡面佈置了桌椅和雜誌,訪客可以先待在那邊看雜誌,等產婦忙完之後再進入真正的產房。
產房裡面有浴室,還有個飲食區和沙發床。
門外走廊盡頭,有一間點心區,裡面放滿小包裝的奧利奧餅乾(Oreo)和無花果醬餅(fig bar)。
長桌上還有吐司麵包、果醬、花生醬,可以把吐司放到旁邊的小烤箱去加熱。
點心區的冰箱裡面裝有小包裝的優格、牛奶和柳橙汁。
冷凍室還有一小盒一小盒的香草冰淇淋、巧克力冰淇淋。
你看看,這簡直是來度假的呀!
如果不必忍受陣痛,也沒有用力擠出寶寶的那段奮鬥歷程,那麻麻生產住院期間,根本像在住五星級飯店一樣棒。
------
廢話少說,開動囉!
這是菜單。
醫院為產婦提供的餐點,包含早餐、午餐、晚餐和點心。
如果願意自己額外負擔餐費,連前來探視的親人也都可以向廚房點餐,在產房裡面一起享用美食。
先從早餐開始介紹:
蛋類:炒蛋、歐姆蛋
肉類:肉腸、培根
澱粉類:麵包、早餐穀片、馬芬蛋糕、美式鬆餅、格子鬆餅
其它主食:英式鬆餅加肉片(類似於麥噹噹的滿福堡)、早餐捲餅
飲料:牛奶、豆漿、柳橙汁
點心:水果、優格
--------
午餐跟晚餐的菜單是一樣的,所以一起介紹。
看菜單你可以發現,美國人有時候會把午餐叫做dinner,晚餐則是supper,跟我們以前學習的用法不同。
(在跪婦麻麻那個年代,台灣中學英文課本都是寫:午餐=lunch,晚餐=dinner)
海鮮類:杏仁烤鮭魚
海鮮類:鮮蝦義大利麵
雞肉類:烤雞胸肉、白醬雞肉寬麵
牛肉類:義大利肉醬麵(上圖的右上角)
牛肉類:糖醋肉丸
牛肉類:燉牛肉
其它主食:三明治、披薩
蔬菜方面,每一份午餐和晚餐都有生菜沙拉,主食盤子裡面也有熱騰騰的蘆筍或者綠花椰菜。
濃湯類:南瓜湯、蕃茄湯、扁豆湯、蔬菜湯
---------
點心實在是太好吃了,一定要特別講一下~
優格、美式布丁、茅屋乳酪佐水果(上圖左下角)
重乳酪蛋糕、檸檬派、黑森林蛋糕、手工餅乾
奶油泡芙(上圖中央)
當然,還有傳說中的冰淇淋(上圖右下角)和水果冰砂,這些都給血汗童工解決了^_^
醫院提供給產婦的食物都很新鮮,味道也很美味,跟想像中平淡無味的醫院伙食很不一樣唷!
我們每次都是點三份食物,讓全家吃飽飽。
(產婦的餐點是本來就包含在住院服務當中,多點兩份給家人吃的話,要額外付一些餐費。)
用餐完畢之後,可以打電話請廚房來收拾,不需要親自拿過去,更不用自己動手洗碗。
媽媽咪呀,跪婦麻麻自從出國留學之後,就是天天煮飯洗碗過日子,這麼多年不知道煮過多少頓飯、洗過多少碗。
所以對我來說,不必煮、不必收拾是個超享受的待遇。超讚的!
-----
<零電視之家 美國生產後記>
美國產房看起來品質很不錯,服務也頗優,但是非常的貴。
跪婦麻麻因為有醫療保險,所以只要自費一部份,其餘都由保險公司負擔。
據說如果沒有保險的話,自然產的媽咪需要自費美金一萬多元,剖腹產則是三萬美元起跳。呃...付完這些費用我就可以直接宣告破產了Orz
因為美國的醫療費用高昂,全民健保制度又沒有臺灣那麼完善,所以在找工作的時候,公司有沒有提供醫療保險,保險的給付標準是什麼,也都是求職者關注的議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