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hotoGrid_1432244338518  
這是一個 #告醫生比當醫生賺錢 的時代。但是一人獲賠全民買單的後果會是什麼?前幾天麻麻看見一則報導:「苗栗縣內的產科診所及接生醫院近年來持續減少,迄今僅剩4家仍提供孕婦生產服務,這兩年全縣新生兒在外縣市出生的人數,甚至比在縣內出生的人數都還多,成為特殊現象。」
 
如果未來婦產科醫師荒更加嚴重,或者醫療費用大幅高漲,會不會有一天,我們連開車去外縣市也找不到願意接生寶寶的醫生,需要飛到海外去生產?
 
----
 
身為重症病患家屬兼醫護人員家屬兼醫院翻譯志工,麻麻我想與讀者們分享一些個人淺見。
 
人類的生活中不能少了醫護人員。我們總有一天會經歷生老病死,會需要看病打針吃藥,需要被專業人員照顧。
 
過去醫學系是第一志願,成績好的學生多數決定去當醫生。可是現在呢?
 
台大牙醫系的錄取分數比其它一堆醫學系要高,已經不是新聞了。
 
這幾年聽多了醫療糾紛的事件,讓我的觀念也產生改變。
 
身為一名家長,我心理其實不希望孩子長大之後當醫生。尤其是西醫。
 
有人說,當醫生很賺錢啊!為什麼不當?
 
在過去沒有健保的年代,據說當醫生月入十幾萬幾十萬台幣的都有。
 
現在呢?
 
臺大住院醫師第一年的月薪大約五萬台幣。
 
五萬?聽起來很不錯喔!是22K的兩倍以上耶~
 
但是老實說,如果把上班與值班的工時相加起來,其實住院醫師平均每個小時領到的薪水並沒有很多。
 
而且長期處在疲勞與高壓環境,每個月都要值夜班好幾天,還常常值班一晚上之後繼續接著上班,忙得連喝水和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休假期間沒有體力出去玩,只想補眠睡覺,這種工作實在是太血汗了。
 
醫生不是神,更不是無血無肉的機器。
 
換成是我,寧可把五萬月薪減半,22K也OK,然後過著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既不必值夜班,週末還可以到郊外走走,而不是忙著跑台北上課和寫醫學報告。
 
每週都有喘口氣的機會,人生不必總被工作操控著,這樣才叫做生活嘛!
 
 
----
 
根據統計,目前美國負責處理醫療事件的律師(Medical Lawyer),時薪約70多美元。
 
然後美國有證照的產科醫師(OB & GYN Specialist)薪水也不錯,平均時薪差不多115美元。
 
但是要考上美國婦產科證照不容易,所以人口稀少的鄉下地方常常沒有專門的婦產科醫師,產婦們都是找家庭醫師(Family Physician/General Practioner)做產檢與自然產的接生。他們的平均時薪約80多美元。
 
如果決定剖腹產,請提前預約一位可以合法執行剖腹手術的產科醫師,那麼,孕婦要跑去大城市的大醫院談清楚相關事宜。
 
在鄉下醫院,若是臨時需要緊急剖腹產(emergency c-section),往往是由一位值班的外科醫師來處理。
 
是的,美國的醫療行業處處可見城鄉差距。
 
而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鄉鎮的醫師荒,原因你我都明白。
 
----
 
麻麻本身是見到血腥場面就頭暈的人,遇見別人破皮流血的傷口,我也忍不住替他覺得痛。
 
 
我實在無法想像每天待在產房、急診室、開刀房,切開這裡縫合那裡,會是什麼樣的生活?
 
更無法想像,如果好不容易努力了一整個月,掙到的工資卻要拿去賠償給病人家屬,內心會是什麼感覺? 
 
美國醫師每年都必須支付高額的保險(malpractice insurance)與律師費用,萬一被告,保險公司幫忙賠償、律師負責處理官司議題。
 
這樣子的情況也造成了另一個問題。
 
部分具有合法執照的美國產科醫師,因為不願負擔高額保險費用與律師費,乾脆選擇不做剖腹產。有些甚至連自然產都不接生,只負責產檢。
 
現在台灣也出現同樣的情況。有些小診所的醫生只願意幫忙做產檢,等到真的要生了,需要另外轉診到大醫院。
 
-----
 
回頭看剛剛麻麻分享的薪水數據,醫療糾紛律師時薪70多美元,家庭醫師時薪80多美元,產科醫師時薪115美元左右。
 
你算算,如果遇到醫糾需要找律師,醫生的薪水是不是被吃到只剩渣渣了?
 
怪不得現在大家比較喜歡當皮膚科醫師或者牙醫,薪水高、不必值夜班、醫療糾紛少。
 
那真正攸關生死的時候,該怎麼辦?
 
-----
 
麻麻在醫院當翻譯,這是志工性質的服務,沒有一分錢可以領。
 
而且,我除了可能被傳染感冒之外,萬一遇到任何醫療糾紛,還可能官司纏身。
 
但是麻麻樂意去當翻譯,因為我個性就很雞婆,也很喜歡成為溝通的橋樑。
 
這幾年,美國的醫院對於「溝通」這件事情越來越謹慎了。
 
曾經有一對移民美國的高齡夫婦,沒有要求翻譯服務,也沒有聽從醫師的建議做羊膜穿刺。
 
在生下基因異常寶寶之後,以「沒有翻譯,妻子聽不懂醫生在講什麼」為理由,控訴醫師讓他們懷了不健康的孩子。
 
官司纏訟多年,最後法官判決醫療團隊必須賠償七百萬美元,負責照顧那位孩子一輩子。
 
據說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償金,原告夫婦是拿來支付律師費了。
 
----
 
後來,眾多醫院在接待外籍病患時,都要求病人或者家屬簽署一份文件,聲明自己英文理解能力無礙,能夠聽懂醫師在說些什麼。
 
如果無法保證自己能夠明白這些醫療用語,請務必要提出來,醫務人員會安排翻譯志工過來幫忙。
 
----
 
至於高齡產婦,只要年滿35歲,產科醫師一定會建議產婦做羊膜穿刺。
 
若是因為種種原因(例如怕流產,或者無論如何我都愛寶寶),造成產婦不願意接受羊膜穿刺,也必須要聲明這是個人選擇。
 
身為翻譯,我的責任是讓產婦與家屬都要明白,因為決定不做做羊穿,無法提前檢查出胎兒是否有基因異常。
 
萬一有個萬一,也不可以控告醫務人員要求賠償七百萬美元。
 
當然,選擇提出控訴的病患還是算少數。
 
這些年來,麻麻也認識幾位唐寶寶,他們的家長都很愛孩子,並且盡心盡力照顧孩子,從來沒有向院方索賠過。
 
----
 
雖然穿梭於醫院當志工,還好麻麻很少感冒。
 
另一方面,我也不敢為了小感冒去看醫生。
 
如果覺得身體不適,就喝喝溫開水、熬點雞湯、多休息,過一個禮拜自然康復了。
 
然後麻麻就會在內心歡呼:「耶~賺到35元co-pay了!」
 
其實這是一種悲哀。
 
在我們居住的地區,一家四口每個月差不多要繳納300~500美元的保險費。
 
花了這麼多錢在買醫療保險,生小病時卻仍然不敢去看醫生。
 
確切的說,旅美多年,麻麻我個人除了做產檢和生寶寶之外,從來沒有到醫院去掛號看診。
 
這種情況聽起來很奇怪,其實很普遍。我身邊朋友也多是如此。
 
所以在美國的大醫院,永遠不會像菜市場那樣人聲鼎沸。
 
這個現象告訴我們什麼?
 
就醫診治費用非常昂貴,很少人有錢有閒天天跑醫院掛號看醫生拿藥。
 
----
 
再來比較一下台灣與美國的醫療保險。
 
美國的醫療保險非常陽春,根本不包含看牙醫與眼科醫師的費用。如果要看牙請多買牙醫保險,想配眼鏡別忘了先買眼科保險。
 
不像台灣滿街都是眼鏡行,一副眼鏡一千台幣有找。
 
在美國,打算配一副眼鏡之前,請先去給驗光師檢查度數,拿了處方籤之後才能夠買眼鏡。 
 
如果沒有眼科保險,前前後後要自費300美元(約九千台幣)和一堆時間在預約和看診,才終於擁有一副眼鏡。
 
看牙也是一樣。
 
洗牙請找洗牙師,蛀牙找牙醫,若是需要抽牙根裝個牙冠,請讓牙醫師幫你安排看專門做牙冠的醫生,然後據說裝好一顆牙冠要一千美金這樣。
 
所以許多美國人若是有滿口爛牙,寧可跑一趟印度或者墨西哥去治療,順便旅遊一番。診療費加上來回機票,算算也比在美國看病要便宜。
 
在奧巴馬推動美國健保Obama care之前,很多人甚至沒有錢買保險,更沒有錢看醫生。
 
生病了不理它,或者到藥房買幾顆成藥來吞。
 
沒辦法,沒有錢怎麼去付那貴鬆鬆的醫療費?
 
---
 
當前台灣的醫療環境已經非常困難了。
 
尤其是婦產科的醫師荒更明顯,開始出現嚴重斷層。
 
這幾年,年輕一輩不敢走婦產科,資深醫師準備要退休。
 
難道要走到像美國這樣?
 
#告醫生比當醫生賺錢 所以病患家屬動不動求償個幾百萬美元。
 
因為醫糾頻仍,美國醫師每年必須支附高額保險費和律師費。
 
羊毛出在羊身上,由於醫師的醫糾支出高,相對的看診費用也就高漲。
 
除了看診費高昂之外,由於保險公司隔一陣子就要賠償鉅款,每位保戶的醫療保險費用也是年年漲價。
 
麻麻我從大學時期買半年150美金的學生保險,到現在一人一個月就差不多這個價錢,而且不買還不行(自從奧巴馬總統推動全民健保之後,不買保險就要付罰款。)
 
在美國,隨便看個小感冒,跟醫師見面不到十分鐘,病患就要掏個一百美金的診療費外加處方費。
 
當全民健保尚未實施之前,如果病患沒有醫療保險,那就全部自己買單。
 
逾期不繳清帳單,討債公司會上門催款。
 
有買保險的話,病患大概負擔個35美元的co-pay,其它由保險給付。
 
當然,美國的全民健康保險沒有台灣那麼完善,多數人都是購買工作單位提供的醫療保險。
 
所以麻麻過去也曾經說過,在美國找工作的時候,除了薪水之外,求職者還需要注意工作單位是否能提供好的醫療保險方案。
 
不過就算工作單位有提供醫療保險,我們一家四口還是要月繳300~500美金的保費,然後繳了這麼多保費又不敢看醫生,你說是不是真的很心酸?
 
所以當前台灣能夠提供價格這麼低廉的全民健康保險,實在有夠讚。請好好珍惜,不要濫用醫療資源,別讓健保局破產。
 
---
 
給好孕媽咪的叮嚀:
 
懷孕期間不要太計較身材。寧可多長個幾磅肉,也要寶寶健康茁壯。
 
當然也別吃得太超過,造成胎兒巨大。
 
什麼事都要適度,才是最健康的。
 
當產科醫生建議做什麼檢查時,如果有疑慮就現場問清楚。
 
而且現在資訊這麼發達,上網都能夠找到一堆資料,盡量在懷孕期間做足功課,瞭解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或者到臉書社團與其他媽咪討論。
 
願大家都能夠平安產下健康的寶寶。
 
-----
 
*原文:
 
[ 懷孕生產 ] 孕媽咪注意事項:關於醫療糾紛與醫師荒
網址:
 
*延伸閱讀:
 
[ 坐月子 ] 美國月子餐:美國人生完寶寶都吃什麼?Postpartum Diet
 
網址:
 
*文內相關新聞來源:聯合報 http://udn.com/news/story/7266/898802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零電視之家 的頭像
    零電視之家

    零電視之家 ZeroTVHome

    零電視之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