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寶寶進入第四到第六個月之間,就差不多可以開始吃副食品了。許多家長在準備副食品的時候,最想知道的,就是「這個食物可以給寶寶吃嗎?」跪婦參考美國兒科學會的寶寶副食品建議(包含雞蛋、牛奶、堅果、海鮮、玉米、蜂蜜、優格、乳酪、莓果、葡萄、花生醬、小麥製品,以及柑橘類酸性水果),並且結合醫學期刊的相關資訊,再搭配許多適合寶寶吃的副食品食譜,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0063196-1531362042_n.jpg)
過去的觀念,認為寶寶副食品應該避免高敏食物。當時許多醫師主張一歲以上才能喝牛乳、吃蜂蜜,兩歲以上才能吃蛋,三歲以上才能吃海鮮。
長期以來,不少醫師與家長都認為延遲服用高過敏食物,可以幫助寶寶減少過敏體質的罹患機率。
然而,除了牛乳與蜂蜜依然是建議等寶寶滿一歲之後再食用以外,許多研究都無法證實高敏食物與過敏體質的關聯。
因此,近年美國兒科學會發表了新的報告,更新許多關於寶寶副食品的建議食用年齡,並且不再建議延遲幼兒攝取全蛋與海鮮的時間。
以下為跪婦依照適用年齡順序來排列的寶寶副食品建議表,食材包括雞蛋、牛奶、堅果、海鮮、玉米、蜂蜜、優格、乳酪、莓果、葡萄、花生醬、小麥製品,以及柑橘類酸性水果: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7915068-1592394857_n.jpg)
全蛋/egg:6個月~一歲之間
<副食品新知:關於蛋白與過敏>
*過去是建議一歲之後再食用全蛋,因為擔心寶寶對蛋白過敏
*新的寶寶副食品觀念,認為只要符合下列條件,就可以慢慢嘗試一些全蛋製品,不必特別避開蛋白。
1)孩子已經吃了幾個月的副食品
2)身體沒有出現什麼過敏症狀
3)家族中沒有蛋白過敏的歷史
4)經得合格兒科醫師或者家庭醫師的同意
*目前許多醫師認為,烘焙食品裡面若是含有蛋白(例如臺式麵包、美式鬆餅或者格子鬆餅),其實也可以讓符合上述條件的一歲以下寶寶食用,只是應該避免提供寶寶含有大量飽和脂肪與糖份的蛋糕、餅乾。
*若是仍然有所顧慮,可以將寶寶副食品食譜裡要求的全蛋改成兩~三顆蛋黃,只是若有需要澱粉類,也要斟酌減量,避免成品過於乾燥。
*蛋類一定要煮熟,不要給寶寶或者幼兒吃生蛋。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7201613-2842150409_n.jpg)
<食譜>
快速蒸蛋:
雞蛋布丁:
美式香草布丁(無動物性吉利丁,口感類似奶酪):
無糖雞蛋糕:
自製無油孔雀餅乾/蛋酥:
入口即化的旺崽小饅頭:
鮮肉蛋餃(1Y~1.5Y+):
鮮蔬蛋餃(1Y~1.5Y+):
法式點心Clafoutis克菈芙緹(焗蛋奶布丁)(1.5Y~2Y+):
芝麻蛋捲(2Y+):
*請依照寶寶咀嚼能力來提供餐點。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6947586-3893860615_n.jpg)
小麥製品/wheat products:6個月~一歲之間
*小麥因為含有麩質而被認為是一種高敏食物,過去建議等寶寶9個月或者一歲之後再食用。
*新的觀點認為可以讓寶寶在6個月到一歲之間食用小麥製品,例如柔軟的麵條、星星麵、字母麵、數字麵、麵包、吐司、大餅、饅頭、鬆餅...等食物。
*小叮嚀:麵包、吐司之類的烘焙食品比較乾燥,建議等寶寶八個月之後再提供,並且應該事先切成小塊,方便孩子吞嚥。
*建議選用高纖的全麥食品。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2647090-1663321906_n.jpg)
<食譜>
超簡單大餅:
有層次的蔥油大餅:
自製安心鬆餅:
蘋果鬆餅/南瓜鬆餅:
無泡打粉的超簡單美式鬆餅:
藍莓優格比斯吉(10M~1Y+):
自製早餐全麥穀片(1Y+):
高纖磨牙餅乾(1Y+):
刺蝟饅頭+煉乳餐包(1Y+):
蔬菜多多的千層餡餅(1.5Y+):
免揉肉鬆麵包(1.5Y+):
免揉免烤披薩(1.5Y+):
低糖低脂薑餅人(1.5Y+):
小魚餅乾(2Y+):
玫瑰蘋果派(2Y+):
----
玉米/corn:6個月~一歲之間
*過去是建議一歲之後再食用,新觀點認為可以提前供給寶寶,只是要依據孩子的咀嚼能力來提供食品。
*若是寶寶咀嚼能力尚未完善,可以將煮熟的玉米粒用研磨碗磨泥,或者以調理機/攪拌棒打成泥狀。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6946971-3957873277_n.jpg)
<食譜>
自製早餐玉米片(1.5Y+):
巴西玉米酥餅(飽和脂肪含量高,建議微量攝取,2Y~3Y+):
-----
![PhotoGrid_1418433394323 PhotoGrid_141843339432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8433410-3653848447_n.jpg)
蝦蟹殼海鮮:6個月~一歲之間
*過去認為蝦蟹殼類是高敏食物,應該要等寶寶滿一歲或者兩歲才能餵食,新的觀念則是認為只要家族成員沒有過敏的問題,提前食用也無妨
*小叮嚀:由於有些人對於蝦蟹殼類食物會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會危及生命,因此建議還是先徵求合格兒科醫師的指示之後,再提供此類食品。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0347437-31839295_n.jpg)
帶有酸味的蔬果(例如柑橘、檸檬、蕃茄/西紅柿、鳳梨/菠蘿)/acidit fruits:6個月~一歲之間。
*過去是建議一歲之後再食用,新的方針認為六個月之後即可食用。
*酸度較高的食物建議不要一次大量食用,應該適量提供,以免造成寶寶腸胃不適。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0346043-3912986173_n.jpg)
<食譜>
涼拌零農藥蕃茄羊酪(幼兒避免食用生乳製造的羊酪):
-----
莓果類(生草莓/覆盆莓/黑莓)/berries:6個月~一歲之間
*過去是建議一歲之後再食用,因為擔心生草莓以及其它莓果含有的成份會造成寶寶過敏,現在的觀點則認為提前食用無妨。
*對生草莓過敏的人而言,這會是造成身體相當不適的食物,因此無論家族有無生草莓過敏史,都應該徵得合格兒科醫師的同意之後再提供寶寶含有生草莓的食品。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4631904-4210787039_n.jpg)
<食譜>
草莓小紅帽(給寶寶食用就別放糖粒和巧克力喔):
藍莓優格比斯吉(10M~1Y+):
藍莓優格乳酪蛋糕(2Y+):
-----
葡萄/grapes:10個月~一歲以後
*依照寶寶咀嚼能力而定
葡萄並非高度過敏食物,然而因為它的形狀比較圓滾,而且口感比較Q,有造成幼兒噎住的可能。
建議在提供寶寶葡萄時,應該要事先把它去皮、去籽,並且切成小塊。
-----
花生醬/peanut butter:6個月~兩歲之間
過去是建議一歲到兩歲之後再給孩子吃花生醬,新的觀點認為6個月~兩歲之間的寶寶即可食用。
只是要特別注意,由於花生醬的質地比較黏稠,小心不要讓寶寶被噎住。
*對花生與堅果過敏的人而言,這類食物可能是足以致命的,因此無論家族有無花生/堅果過敏史,都應該徵得合格兒科醫師的同意之後再提供寶寶含有花生的食品。
-----
花生與堅果/peanuts and tree nuts:6個月~兩歲之間
過去是建議沒有過敏體質的小孩等到一歲或兩歲之後再食用花生以及其它堅果,有些醫生甚至認為要到七歲以後才能食用花生之類的食物,希望能夠以此避免孩子對堅果產生過敏反應。
然而,在2008年一篇發表於過敏醫學期刊的文章指出,比較英國與以色列兩地孩童對於花生過敏的比例來看,延後幼兒攝取花生的時間,可能反而會導致孩童日後對花生產生過敏反應。
延伸閱讀:Early Consumption of Peanuts in Infancy Is Associated With a Low Prevalence of Peanut Allergy,發表於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08年11月。
*小叮嚀:即使目前新的醫學研究認為可以讓寶寶吃花生與堅果,然而因為這類食物質地堅硬,所以要特別小心別讓寶寶噎住。
*建議可以給孩子食用煮軟的花生仁湯,而非油炸得酥脆的花生米。
*對花生與堅果過敏的人而言,這類產品可能是足以致命的食物,因此無論家族有無花生/堅果過敏史,都應該徵得合格兒科醫師的同意之後再提供寶寶含有花生的食品。
-----
優格/酸奶/yogurt:8~10個月之間
*應該先確定寶寶有無對乳製品過敏。
*建議選擇無糖或者低糖產品,或者自製無糖優格,避免寶寶攝取過多糖份。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6061854-440472725_n.jpg)
<食譜>
藍莓優格比斯吉(10M~1Y+):
藍莓優格乳酪蛋糕(2Y+):
-----
![PhotoGrid_1418432926165 PhotoGrid_1418432926165](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8432955-1376510433_n.jpg)
乳酪/芝士/起司/乾酪/cheese:8~10個月之間
*應該先確定寶寶有無對乳製品過敏。
*根據寶寶的咀嚼能力來選擇乳酪製品。
<補充資訊>
*許多乳酪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例如在美國製造與販售的全脂奶油乳酪/cream cheese,含有33%的脂肪。而英國的全脂奶油乳酪則含有高達45%~65%的脂肪。若是寶寶體重過重、肥胖,或者家族有心血管病史,應該適量攝取此類食品,避免過量食用。
*嬰幼兒適合低鈉飲食,所以盡量避免給予嬰幼兒大量食用鈉含量高的乳酪(例如切達乳酪/cheddar cheese、帕梅善乾酪/parmesan cheese),或者一次只提供微量乳酪,並且搭配其它食物一起吃,以免造成寶寶腎臟負擔過大。
*應該盡可能提供純天然的乳酪,避免讓寶寶食用含有大量飽和脂肪、色素、鈉、香精、乳化劑、抗氧化劑...等添加物的「再製乳酪/加工乳酪(cheese food/cheese product/processed cheese)」。
*常見的「再製乳酪」包含起司片、起司醬、奶油乳酪抹醬,應該避免幼兒食用。
*避免給幼兒大量食用含有大量糖份與飽和脂肪的乳酪蛋糕,應該限制每次食用的份量,或者改為提供自製的低糖/無糖乳酪食品。
![PhotoGrid_1418433064885 PhotoGrid_1418433064885](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8433095-3803759909_n.jpg)
<適合幼兒食用的乳酪>
建議給予寶寶經過高溫殺菌而製成的乳酪產品,例如:茅屋乳酪(cottage cheese)、瑞扣塔乳酪(ricotta cheese)。
如果想讓寶寶練習自己抓食,可以事先將乳酪切成小塊或者購買乳酪絲。
如果寶寶咀嚼能力尚未成熟,則可以將乳酪加入其它食材之中,一起煮軟至融化(例如乳酪燉飯、乳酪菜泥、乳酪肉泥)。
![PhotoGrid_1418433182452 PhotoGrid_1418433182452](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8433200-3095747502_n.jpg)
<不適合幼兒食用的乳酪>
許多軟質乳酪是由生乳製成,千萬不能提供給寶寶食用。
這些軟質乳酪,由於在製造過程當中通常沒有經過高溫殺菌,而生乳裡面可能含有細菌,因此不適合幼兒食用。
不適合幼兒食用的軟質乳酪包含布里乳酪(Brie cheese)、菲達乳酪(feta cheese)、卡門貝爾乳酪(Camembert cheese)、羅克福爾羊乳酪(Roquefort cheese) ,以及藍紋乳酪(bleu Cheese/blue cheese)。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6960833-1557397818_n.jpg)
<食譜>
美式乳酪布丁:
藍莓優格乳酪蛋糕(2Y+):
高鈣小魚餅乾(2Y+):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5066568-2531426124_n.jpg)
牛奶/milk:一歲以後(做為一種飲品)
牛奶裡面的蛋白質由於酪蛋白比例高達百分之80,必須胺基酸則較少,比母乳或者配方奶還要難被人體所消化。
此外,乳糖與乳蛋白也可能導致過敏,造成寶寶消化系統或者其它器官產生不適症狀,例如腹痛、腹瀉,或者皮膚起疹子,甚至於氣喘。
牛奶裡面缺乏鐵質,也會影響寶寶身體吸收鐵質的功能,而鐵質是紅血球所需的營養素,尤其對於一歲以下寶寶的成長發育來說,擁有足夠的鐵質才能製造出健康的紅血球。
*優格與乳酪等乳製品,則可以酌量給予滿8個月以後的寶寶。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6951027-303979037_n.jpg)
<牛奶的種類>
美國的牛奶分為全脂(whole milk)、低脂(2%與1%),以及脫脂牛奶(fat-free milk)。
全脂牛奶通常含有3.5%的脂肪。
低脂牛奶有兩種,有的含有2%脂肪,有的則是1%的脂肪。
脫脂牛奶則只含有低於0.2%的脂肪。
美國兒科學會發言人,本身也是知名兒科醫生的Laura Jana醫師表示,過去的觀點,是認為一歲到兩歲之間的孩子通通都應該要喝全脂牛奶。
然而,現在我們瞭解到並非所有的脂肪都相同,所以建議寶寶應該攝取優質的不飽和脂肪(來源包括橄欖油、酪梨、堅果)。
自2008年開始,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一歲以上的幼童,若是有心血管病史或者過重、肥胖的問題,建議飲用低脂牛奶。若是健康無礙,則仍然可以飲用全脂牛奶。
而無論身體健康情況如何,過去的觀點認為,當孩子滿2歲以後,應該由全脂牛奶改成含有2%脂肪的低脂牛奶。
然而,新的方針則建議2歲以上幼兒飲用脫脂牛奶(fat-free milk)或者含有1%脂肪的低脂牛奶(1% milk),以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
<每日建議飲用數量>
凡事過與不及都對身體無益,而過度飲用牛奶也會影響鐵質吸收率,造成貧血,過多的乳糖也可能會造成蛀牙。
以下為Laura Jana醫師提供的兒童每日飲用牛奶建議數量:
1~2歲:建議每日飲用2~3杯牛奶,並且總量不超過24盎司(約710ml)。
2~8歲:建議每日飲用兩杯牛奶,並且總量不超過16盎司(約473ml)。
*不要讓孩子把牛奶當成水來喝,過量飲用牛奶會影響鐵質吸收率,反而有害無益。
*研究指出,每日兩杯牛奶足夠維持多數兒童所需的維生素D。
延伸閱讀:牛奶與幼兒身體維生素D和鐵質含量的關聯(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w’s Milk and Stores of Vitamin D and Iron in Early Childhood),於2013年1月發表於兒科醫學雜誌(Pediatrics)。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7387197-4022625040_n.jpg)
<食譜>
美式香草布丁(無動物性吉利丁,口感類似於半凝固的奶酪):
自製煉乳+煉乳餐包+煉乳饅頭(1Y+):
法式點心Clafoutis克菈芙緹焗蛋奶布丁(1.5Y~2Y+):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0063196-1674328068_n.jpg)
蜂蜜/honey:建議一歲以上再食用
延後給予寶寶蜂蜜的主要原因,在於蜂蜜未經高溫殺菌,因此可能會有肉毒桿菌潛藏於其中。
肉毒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它的孢子可以存於未經高溫殺菌的蜂蜜,或者沒有妥善加工的罐裝食品當中。
由於肉毒桿菌相當耐熱,必須經過長時間與高溫殺菌才能消滅,因此沒有經過長時高溫加熱的蜂蜜,就可能含有肉毒桿菌。
人體的腸道也是適合肉毒桿菌繁殖的環境,而幼兒的消化器官功能尚未健全,因此未滿一歲的寶寶應該避免食用蜂蜜。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0063196-1531362042_n.jpg)
<食譜>
<結語>
每個寶寶的體質、咀嚼能力和吞嚥能力都不同,因此本篇列舉的副食品食譜與適用年齡僅供參考。
跪婦建議您還是要依據寶寶的個別情況,以及兒科醫師的指示來提供副食品。
尤其是可能會導致寶寶產生過敏反應的高敏食物,更應該要徵得合格兒科醫師的同意再嘗試。
感謝您耐心閱讀完畢本篇文章^_^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