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1178879-2577662926_n.jpg)
跪婦麻麻從小就很好養,七歲開始喜歡烹飪,從此再也離不開廚房。二十多歲的時候,有幸於榮獲美國一項料理比賽的州冠軍,參加其它競賽也有不錯的成績。因為陸續有朋友詢問跪婦麻麻怎麼安排日常三餐,又想知道如何才能吸引挑食孩子好好吃飯,最近把這些經驗整理出來,希望對讀者們有所助益。
本篇文章包含以下內容:
1、跪婦麻麻的烹飪之路
2、零電視之家的三餐安排原則
3、寶寶副食品/幼兒飲食準備
4、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從零歲開始
5、解決孩子挑食的問題
7、零電視之家的家常料理食譜大全
8、跪婦麻麻的心情小語
安迪沃荷曾說:「未來每個人都有成名15分鐘的機會(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famous for fifteen minutes)。」尤其是在網路時代,資訊傳播速度之快,大家都有備受眾人注目的一刻。
在新聞媒體採訪過後,跪婦麻麻仍舊是日日在柴米油鹽醬醋茶裡打轉的一名平凡母親,也會為了如何讓全家人吃得美味又營養而煩惱。
事實上,我真的用盡各種錦囊妙計來鼓勵孩子們多吃健康食品,例如全榖物、全麥、糙米,還有各種當季的新鮮蔬果以及奶蛋豆魚肉類。曾經為了變化菜色花樣,每天都快要把腦汁擠乾,真的是相當具有挑戰性。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4630420-3080011696_n.jpg)
跪婦麻麻不挑食,什麼都吃,而且特別能夠接受新事物,每到一個新的地方,最喜歡逛逛當地的農夫市場,看看有什麼稀奇有趣的食材。
從小學開始就翻閱一本本厚厚的傅培梅食譜來研究,拿著零用錢到超市買材料,把自己隨便亂煮出來的暗黑料理通通吞下肚,還好腸胃相當強壯,也沒有把廚房給燒了。
青春期正是胃口大開、飢腸轆轆的階段,有機會就到處走走逛逛兼吃吃喝喝。無論街邊傳統小吃和夜市的蛇湯,或者台北緬甸街的南洋料理與韓國街的東方食品,都曾經拜訪過我的五臟廟
就是因為這麼能吃,所以跪婦麻麻的父母從來不需要擔心我有胃口不佳的問題。
倒是由於長期熱衷於烹飪和烤餅乾、做麵包,我的體重一度飆升到不堪回首的地步,還好這幾年越來越懂得健康飲食和適度運動的重要性,能夠維持在介於紙片人和米其林輪胎人之間的中等體態。
雖然無法擁有人人豔羨的名模身材,不過跪婦麻麻的身體健健康康,是個號稱能夠一手抱著孩子,一手做家事的女金剛XD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20436448-716583987_n.jpg)
我家兩隻小人兒不常生病。血汗童工上學以來,幾乎不曾請過病假。小妞至今也只有為了例行性的疫苗接種去看過醫生,稱得上是健康寶寶。
開始寫部落格這半年以來,跪婦麻麻分享過的食譜將近百篇,多半都是低鹽低糖低脂高纖的食物,因為這就是我目前的烹調原則。
We are what we eat!
吃什麼真的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不能忽視飲食健康這個議題。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0347437-31839295_n.jpg)
因為住在好山好水的美國鄉間,生活上大小事情都要自己來,還學會剪頭髮的技術,當自己的頭髮太長時,也可以拿起剪刀對著鏡子喀嚓喀嚓。
春夏兩季的時候更成為農婦一枚,每天在院子裡忙著養花種菜鋤草。吃飯時間到了,便趕快摘一籃蕃茄回家炒雞蛋。現摘現吃,絕對新鮮。
真的,就差沒在院子裡養兩隻雞和一頭牛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7118217-1453429886_n.jpg)
<一日三餐的準備>
在這些年的煮飯婆生涯當中,每天都要面對的議題,就是--今天吃什麼?為了吃得新鮮營養又健康,我們會盡量依照下列幾個基本原則來準備三餐:
1、避開罐頭食品
例外:除非罐頭的材質是沒有雙酚A(BPA)塗層,或者使用玻璃材質,而且沒有放入過量的添加物,否則我們盡量避免食用罐頭。
2、不吃剩飯剩菜
大當家不喜歡吃剩飯剩菜,所以我盡量努力餐餐都煮,而且在份量上要拿捏得恰當,最好一餐就能吃完。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這些原則也不必僵化地遵守。
尤其像滷味、滷蛋、滷肉、肉燥、紅燒肉、咖哩之類的料理,其實放隔夜會更美味,所以這些食物不必一餐就吃完。
3、每餐葷素均衡
因為每頓飯都要有澱粉、蛋白質和蔬菜,所以跪婦麻麻最常做的料理就是青菜炒肉絲。
忙碌的時候,我喜歡用電鍋蒸個有菜有肉的炊飯,一鍵到底超級方便,而且只有一個鍋子和幾副碗筷要清洗,節省不少時間。血汗童工喜歡吃通心麵,所以我也會焗烤一盤義大利起司通心麵,再搭配生菜沙拉,營養就很均衡啦!
4、每天三餐菜色不重複
大當家希望不要連續吃到同樣的食物,所以假如早餐吃蛋餅或者麵包的話,我中午就會準備米食料理,然後晚餐再吃麵食。
米食料理包含蒸飯、炊飯、炒飯、燉飯、燴飯、咖哩飯、粥品、粽子、蘿蔔糕、芋頭糕、炒米粉、糯米燒賣、西班牙海鮮飯。
麵食則有中式湯麵、炒麵、麵疙瘩、義大利麵、千層麵、玉米麵包、披薩、蔥油餅、餡餅、包子、饅頭、花捲...等,輪流做來吃。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9885164-2648281537_n.jpg)
<初生兒照護:培養規律的生活作息>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每天多數的時間就在喝喝睡睡當中循環。每天我都紀錄著寶寶幾點醒來、幾點喝奶、幾點換了尿布、尿布有沒有臭臭,如此觀察一陣子之後,就可以掌握到寶寶的生理時鐘了
到了寶寶三個月左右,他們清醒的時間逐漸拉長,生活作息也形成了一種規律,會在差不多的時間打瞌睡,然後在某些時段感到饑餓。那時我們也已經培養出一種默契,只要寶寶哭了,就能知道他需要喝奶或者睡覺,因此也能夠及時地滿足寶寶的需求。
小叮嚀: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尤其對於需求比較高的寶寶而言,可能父母溫暖的懷抱是他們最想待著的地方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5718189-1226242836_n.jpg)
<如何讓寶寶開始嘗試副食品>
血汗童工出生的時候,當時的兒科醫師建議等孩子差不多六個月左右再開始吃副食品。隨著不同的臨床研究報告出爐,到了奶油小生這個年代,多數兒科醫師則認為,在寶寶4~6個月之間,就可以開始餵食副食品了。
當然,在餵食寶貝吃半固體或者固體食物之前,要先仔細觀察寶寶們是否準備好了沒喲!
根據全球知名的馬約醫院 (Mayo Clinic) 資料建議,介於四到六個月大的寶寶,要符合以下條件,才能夠開始安全地接受輔食,避免被食物噎住:
1、寶寶在椅子或者墊子的支撐之下,能夠穩穩地坐著而不傾倒。
2、寶寶在坐著的時候,頸子能夠支撐自己的頭部,使頭部保持穩定、端正、不搖晃的狀態
3、寶寶很喜歡啃自己的手指或者玩具。
4、當大人或大孩子在吃東西時,寶寶看起來也很有興趣的樣子。
如果寶寶有表現出上述的所有情況,在經過小兒科醫生或是家庭醫生的許可之後,就可以開始準備輔食大餐給寶寶享用啦!
*小叮嚀:
「輔食」就是輔助性質的食物,所以母乳或配方奶依然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主食」。
無論寶寶多大了,只要他正在吃東西,大人就一定要隨時在身邊照看,以免寶寶不小心被食物噎住,或者從餐椅上面摔落下來。
剛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需要一些輔助才能夠順利進食,如果家裡還沒有準備兒童餐椅,我會建議讓寶寶斜躺在費雪椅、提籃式嬰兒安全汽座,或者嬰兒推車上面(記得都要綁好安全帶唷),這樣子在餵食米湯的時候才不會嗆到。
如果已經購買了兒童餐椅,但是椅背無法調整為斜坐的角度,則可以在椅座內側墊一些柔軟的棉巾,讓寶寶的身體有一些支撐和依靠。
此外,因為擔心寶寶對某些食物過敏,剛開始的時候每種新的食物吃過之後,都等待三到五天,觀察有無任何過敏反應之後,才介紹下一個「新朋友」給寶寶認識
寶寶一開始吃副食品的動作很緩慢,要有足夠的耐心。
到底吃得有多慢呢?
差不多大人三兩下就可以吞掉的稀飯和果菜泥,寶寶可以一口一口慢慢悠悠地吃個二十分鐘左右。
而且剛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還不懂得如何張口吞嚥,總是用舌頭把食物推出來,所以忙了大半天,漏出嘴邊的米糊菜泥比真正吞下去的還要多。真是在旁邊看了都替他著急呀!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0194912-190519297_n.jpg)
<固定的用餐時間>
寶寶不會看時鐘,所以他不曉得現在是幾點幾分。然而,如果每天的作息都有固定規律,寶寶自然會產生所謂的「生理時鐘」,到了該吃飯的時間就差不多開始肚子餓,自然有好胃口。
<佈置好孩子進食的地方>
購買一個堅固耐用的兒童餐椅是很必要的事情,因為能夠教導寶寶飲食禮儀,養成定點用餐的習慣。
假如孩子從副食品階段就沒有習慣坐在餐椅上面進食,等到一兩歲左右,行動能力加強之後,很有可能就是跑給大人追著餵飯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9898337-1410816936_n.jpg)
<冰磚派 VS. 現煮派>
金庸武俠小說的江湖之中,有各種派別,例如少林、武當、峨嵋。而在寶寶副食品界的漿糊裡,也分成冰磚派、現煮派,還有罐頭派。
剛剛談到我們家準備三餐的幾個基本原則,按照這些條例,到了該為寶寶準備副食品的階段,我自然而然地成為「現煮派」的一員。
因為幾乎餐餐都得親手準備食物,在養大兩個孩子的這幾年來,跪婦麻麻不曾做過任何一塊副食品冰磚。
每餐烹煮食物的過程中,我都會預留一小部份給寶寶,不添加調味料,或者味道用得非常清淡。等食物稍微冷卻、不燙口之後,再把它放到耐熱研磨碗裡面磨碎,用小湯匙餵給寶寶吃。
![IMG_11351970190966 IMG_11351970190966](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25080808-3319509341_n.jpg)
舉例來說,假如中午烤了鐵板鮭魚,我就特別把某一塊魚肉調味得很清淡。鮭魚烤熟之後稍微冷卻,放入耐熱研磨碗裡面,磨個幾下就成為魚肉泥了。
因為魚肉被壓得很細碎,如果有魚刺,也很容易發覺,趕快挑出來就好了。若是寶寶年紀比較小,可以加一些液體或者倍粥下去磨成稀軟的食物泥,幫助寶寶吞嚥。
出門旅行的時候,我們只要帶著這組研磨碗,外加小湯匙和圍兜,非常輕鬆。到了餐廳點一些清淡的食物,或者讓廚師少放調味料,把食物放到碗裡磨碎就可以了。
尤其是逢年過節的假期當中,大家都要出門拜訪親友,準備一個研磨碗真的比帶冰磚+保溫袋要方便唷
雖然隸屬於現煮派,其實我非常佩服製作冰磚的媽咪們。尤其許多朋友身為職業婦女,生活非常忙碌,家庭事業兩頭燒,為了讓孩子品嚐親手烹煮的食物,還要抽出時間製作冰磚,真的非常了不起(給媽咪們一個大擁抱)!
*寶寶副食品研磨碗在婦嬰用品專賣店或者網拍皆有販售,記得選擇耐熱產品,而且不含雙酚A(BPA),也沒有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PAEs)的研磨碗。
*更多關於寶寶副食品用具的分享文(包含兒童餐椅、餐具、圍兜、水杯)歡迎參考《平價實用 · 輔食神器大公開~更新版》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2389937-531768083_n.jpg)
<放手讓寶寶自行進食>
當孩子大約十個月左右,因為手部動作發展日趨成熟,寶寶也已經習慣吞嚥與咀嚼的動作,並且冒出幾顆小牙,就可以練習吃一些手抓食物了。
跪婦麻麻會把比較柔軟的食物讓寶寶自己抓著吃,例如切成小碎塊的麵包、切丁的成熟香蕉,或者煮得軟軟的迷你紅蘿蔔。
我家小人兒一開始學習使用兒童餐具的時候,也總是弄得滿臉滿頭都是食物,無法將餐點送入口中。
然而,孩子的進步是非常迅速的,經過天天練習的結果,到了一歲半或者兩歲左右,許多幼兒已經能夠穩當當地以小手握住湯匙來吃飯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22578779-3066645141_n.jpg)
<如何鼓勵孩子吃蔬菜、水果?>
大約孩子三歲左右,就可以開始讓他瞭解食物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在都市成長的孩子比較沒有機會接觸自然萬物,不妨讓孩子照顧一些簡單的盆栽,或者一起孵育豆芽菜,從中學習農人的辛勞。
有時間的話,帶孩子到菜市場去採購,讓他自己挑選一樣喜歡的蔬菜,甚至給他一些錢幣去結帳,順便練習數學。
有機會的話,全家一起參觀稻田、菜園、果園,牧場,觀光農場,或者食品加工廠,藉此教導孩子學習珍惜盤中飧的道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0349956-2831509269_n.jpg)
曾經有幾個不愛吃蔬菜的美國孩子,來我們家聚會的時候,跟著血汗童工一起到後院去摘牛蕃茄、小蕃茄、小黃瓜。因為覺得新奇有趣,把這些蔬菜清洗乾淨之後,孩子們當場就津津有味地啃起來了,讓家長們高興得不得了。
當孩子到了上小學左右的年紀,就可以讓他幫忙準備一些簡單的食物,例如摘蕃茄、撕掉四季豆的纖維、攪拌麵糊、將餅乾壓模,或者用除蒜皮器來清理蒜皮。
擺放碗筷和收拾餐桌也都是大孩子可以協助完成的事情,讓他們幫幫忙,一方面也能夠帶來成就感呢!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洗碗也許還有些高難度,但是用水來清洗自己的牛奶杯子,就是非常簡單的工作了。這也是步入小學階段的孩子們都應該負責做到的家事。
*小叮嚀:建議在洗碗槽旁邊擺放一張安全堅固的小椅子,讓孩子能夠自己站在上面洗杯子。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0349956-4204655227_n.jpg)
<食物的份量不要一次給太多>
也許您本身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安排了一個聚餐,原本肚子還滿餓的,到了聚會地點看見滿桌食物,卻突然吃不太下了,因為「光看就看飽了」。
孩子有時候也會這樣,如果在他們碗裡塞滿食物,他們可能會被這些份量嚇到,慢慢吞吞地吃幾口交差了事。
然而,如果每次只盛半碗食物給孩子,他們往往會快速完食,甚至要求再來一碗。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23101000-2343471580.jpg)
<變化菜色,或者換個環境吃飯>
如果常常吃某幾樣食物,除了容易吃膩之外,也無法吸收到均衡營養,因此建議飲食要多樣化,讓孩子產生新鮮感。
另一種辦法,就是購買新奇有趣的餐具。有時候即使是相同的食物,擺放在可愛的餐盤裡面,也可以讓孩子努力地把飯菜吃光光唷!
假如總是在家用餐的話,也可以不定期出去外面吃飯。就算是帶著自製的三明治出門野餐,不同的環境和愉悅的氣氛也能夠使孩子胃口大開。
跪婦麻麻認識一個曾經非常瘦弱的孩子,他總是不願意好好吃飯,讓父母很頭痛。
後來他們全家去了拉斯維加斯進行一次美食之旅,吃遍當地著名的幾個歐式自助餐廳。這趟旅程讓小朋友大開眼界,發現世界上竟然有這麼多種花樣的美食,在餐廳裡面高興地挑選自己喜愛的食物,這麼吃了幾天下來,小臉蛋就變得比較圓潤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22579462-107566021_n.jpg)
<少吃點心、零食,少喝飲料>
加工食品的味道通常比家常菜要來得重,熱量更是相當驚人。
如果孩子總是有機會取得餅乾、蛋糕、洋芋片之類的零食,到了正餐時間,他自然不願意好好吃飯。
在寶寶一歲之前,跪婦麻麻沒有讓孩子飲用果汁,而是提供新鮮切塊、磨泥的水果。除了參加活動之外,平時在家裡也沒有準備碳酸飲料,口渴的話主要是喝水。
因為擔心他們會比較喜歡甜甜的點心滋味,影響吃飯的胃口,如果我有製作甜點,通常都是低糖的種類,而且會要求孩子先吃完正餐才能夠吃點心,如果飯菜不好好吃,當然就沒有點心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23271288-2693596493_n.jpg)
<不要把食物當成獎勵或者處罰的方式>
常常聽到家長告訴孩子:「如果你表現很好,我們就去吃冰淇淋。」或者「考試考一百分,就給你買麥當勞兒童餐。」
當孩子的腦中把零食或者速食與獎勵連接起來的時候,這些食物就具有正面意義了。
此外,若是經常提供這些過度加工的食物,可能會讓孩子即使不餓也吃進許多空熱量,造成脂肪與糖份的過度攝取,影響身體健康。
同樣的道理,如果讓孩子覺得吃青菜和水果是一種處罰,那麼,當他們拿到這些健康的食物,內心就會產生排斥的心理。
如果孩子表現良好,可以用下列方式來當成獎勵:
*帶孩子去他喜歡的地方,例如博物館、圖書館、動物園、公園。
*給予一些文具,例如貼紙、鉛筆、彩色筆、圖畫本、可愛的橡皮擦。
*全家人一同到電影院欣賞影片,或者參加藝文活動,例如兒童劇場、音樂會。
*全家人一起出去郊遊、拜訪親友,或者邀請同學到家裡玩。
*帶著孩子動手創作簡單的勞作,或者玩一些有趣的遊戲。
*帶孩子到書店,讓他挑選一本喜歡的故事書,回家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讀給他聽。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20436897-3261526889_n.jpg)
<避免邊吃飯邊看電視或者滑手機>
全家人能夠一起坐下來用餐,是非常幸福的事情,這時候應該輪流分享今天發生的瑣事,讓大家有所交流互動。
良好的用餐氣氛對於促進食慾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大家都盯著電視節目看,或者拼命滑手機,那麼應該會感到食之無味,很難品嚐出用心烹煮的美好滋味。
![PhotoGrid_1424998172904 PhotoGrid_1424998172904](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25080431-3079628459_n.jpg)
<活動身體>
假如孩子整天四體不動,窩在椅子上讀書,那麼熱量消耗的非常少,身體自然不必再額外補充許多食物,孩子的胃口也就不好了,所以每天都要安排小朋友跑跑跳跳的機會。
適度運動除了能夠促進食慾之外,也可以培養出強健的體魄。因為豐沛的精力可以藉由運動來宣洩,讓孩子的情緒也會穩定許多,真的是一舉數得。
![PhotoGrid_1424795478734 PhotoGrid_1424795478734](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25080561-2340680202_n.jpg)
<觀察孩子的身體與心理健康狀況>
無論是大人或者小孩,只要身體不舒服,或是心情不美麗,就多多少少會影響胃口。
因為身體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這些半固體食物,在寶寶剛開始接觸副食品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便祕的情況。
通常我們會輕輕地幫助孩子按摩腹部以及四肢,並且鼓勵他們做出爬行的動作,藉此增加運動量。
如果還是沒什麼效果,跪婦麻麻會去買一瓶無糖黑棗汁(prune juice),加在米糊裡面,或者放入學習杯讓寶寶喝。
也可以買一些黑棗乾,加水煮軟,冷卻之後用果汁機打成黑棗泥或是黑棗汁,餵給孩子吃。
黑棗含有豐富的纖維質,嚐起來帶有天然的酸甜滋味,是跪婦麻麻認為舒緩便秘的良方。
當然,孩子消化不良時,如果拖得越久才處理,會越不容易解決問題,為了避免影響孩子的生長,建議要趕快就診治療。
其它影響孩子食慾的生理因素,還包含感冒、胃痛之類的疾病,等身體康復出院後又會胃口大開了。
如果孩子的心情不好,也會吃不下飯。
一般來說,年紀較小的孩子比較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但是進入小學之後,可能會因為在學校發生什麼事情,讓孩子內心不愉快,影響用餐。
這種時候,家長們應該鼓勵孩子說出事情經過,瞭解他們心理的想法,並且提供解決問題的建議。當一切雨過天青之後,小朋友又能快快樂樂地享用晚餐了。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6674570-1215100962_n.jpg)
<零電視之家的食譜分類>
*副食品相關文章:
*平價實用~輔食神器大公開
http://zerotvhome.pixnet.net/blog/post/203008060-[育兒]平價實用-•-輔食神器大公開
*美國兒科學會~新版寶寶副食品建議表
美國兒科學會~新版寶寶副食品建議表
*[ 寶寶副食品 ] 4~12個月寶寶副食品全記錄(附超過45個寶寶副食品食譜)
4~12個月寶寶副食品全記錄
*寶寶米紙/米餅/米片/米泡芙:
*出國旅行✈️的副食品準備,歡迎參考《美國/日本的寶寶副食品+中英日三語副食品對照表》
*其它副食品相關文章:
----
*各式嬰兒用品介紹(包含安全汽車座椅、固齒器、自製嬰兒濕巾)
-----
*各種不同的早餐鬆餅:
------
米食料理:
*蘿蔔糕:
*芋頭糕:
------
中、西麵食:
*麵包、饅頭、蛋餅、蔥油餅、餡餅:
*免揉麵包、免揉披薩:
*手工義大利麵、星星麵:
*比司吉與玉米麵包: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10353324-3975008386_n.jpg)
健康蔬果:
*蔬菜、水果料理:
*種植蕃茄的經驗+涼拌蕃茄食譜:
http://zerotvhome.pixnet.net/blog/post/194372062-[食安]涼拌零農藥蕃茄羊酪(附血汗童工種菜記)
------
*海鮮料理:
------
肉類料理:
*羊肉:
*豬肉:
-----
*節慶料理:
-----
點心:
*各國布丁、鮮奶酪:
*手工蛋捲、蛋糕、餅乾、派:
------
![PhotoGrid_1424998066284 PhotoGrid_1424998066284](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25080359-673584362_n.jpg)
<跪婦麻麻的心情小語>
在成為一個母親之前,我曾經也有遠大理想和事業上的目標。孵了兩隻小人兒之後,因為希望能夠親餵和自製副食品,就做著可以兼顧家庭的工作,多半時間乖乖窩在家裡,從此過著每天煮衣、洗飯、玩小孩的日子。
所以無論曾經有過什麼頭銜就,其實我就是一個平凡的母親,走在路上會被當成路人甲歐巴桑的那種。
什麼美妝啊名牌包的,都離我遠去,最常閱讀的雜誌從Vogue變成嬰兒與母親和Parenting,原本塗著指甲油的纖纖玉手因為餐餐洗碗而粗糙。
有了小孩之後,高跟鞋和公事包全部收起來,現在出門的標準配備是方便追著孩子跑的運動鞋,以及塞滿尿布與玩具的媽媽包。
百貨公司已經很久沒去了,櫃姐們肯定早已忘記我這號人物,倒是帶小孩光顧圖書館和博物館的次數太多,跟熱心的館員們都成為朋友。
![IMG_11103243689501 IMG_11103243689501](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zerotvhome/1425080623-1667232352_n.jpg)
最近連續放了將近兩星期的雪假,天天窩在家裡陪著兩隻小人兒玩,再加上例行的煮三餐和做家事,不知不覺時間就過了,孵文章與食譜的速度好像慢了許多。
但是陪著孩子們在雪地裡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橇,大家都玩得相當盡興,便覺得為了能夠提供滿滿的關注與愛給他們,即使找不到機會寫作,好像也不那麼重要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呢?
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都長大了,某天也會離開這裡,到外地讀書。
時間都去哪兒了呢?
每次回家鄉探望父母,只覺得他們又比上回蒼老許多。
突然間,腦中響起《時間都去哪兒了》這首歌曲。聆聽了多少回,總是禁不住地淚流滿面。
與讀者朋友們分享跪婦麻麻最有感觸的部份歌詞:
《時間都去哪兒了》
作曲:陳曦
作詞:董冬冬
門前老樹長新芽,
院裡枯木又開花,
半生存了好多話,
藏進了滿頭白髮。
記憶中的小腳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愛交給他,
只為那一聲爸媽。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一輩子,
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
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PS. 找個時間帶孩子回家看看父母,同享天倫之樂吧^_^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